广州软件学院,简称“广软”,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是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广州市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为广东省民政厅首批5A级社会组织,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名单。

广州软件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2002年的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由广州大学与广州世纪华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作为广州大学的民办二级学院,开设专科层次学历教育。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开始实施全日制本科教育。2020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转设为广州软件学院,同时撤销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的建制。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校园总占地面积35.33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26.9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7133.27万元;设有9系2部,开设30个本科专业.;教师总数792人,其中专任教师702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4290人。 

办学历史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广州软件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2002年的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由广州大学与广州世纪华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作为广州大学的民办二级学院,开设专科层次学历教育。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实施本科层次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2022年成人高考报考院校

2010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合作方变更为广州盈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州世纪华软科技有限公司在学院的全部合法权利和义务由新出资方广州盈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接。

2012年,学院经省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6年6月,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参与发起成立“国际教育创新发展联盟(IEIDA),获评广东省本科高校首家5A级社会组织。11月,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当选为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2018年1月,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名单。

广州软件学院

2020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转设为广州软件学院,同时撤销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的建制,举办者为广州盈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设有9系2部,开设3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5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教师总数792人,其中专任教师702人,外聘教师179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67人,占9.54%;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151人,占21.51%;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313人,占44.59%;具有助教职称的教师171人,占24.36%。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33人,占专任教师比例4.7%;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467人,占专任教师比例66.53%,本科及以下学历202人,占专任教师比例28.77%。有7个广东省级教学团队。

南粤优秀教师:黄牧乾、张屹、张明军

广东省级教学团队: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2018年)、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团队(2015年,罗林)、网络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团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教学团队(2015年,张文莉)、网络安全技术教学团队(2019年)、三维动画教学团队(2020年,张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学团队(2020年,银小宾)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2个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广东省级协同育人中心,6个广东省级特色专业,4个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3个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有广东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9个;有广东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广东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广东省级创新创业课程2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5门,院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5个项目获教育部2018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广东省2018年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4个项目获教育部2019年第一、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

广东省特色专业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物流管理、数字媒体艺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工程

广东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效果图设计制作、管理学原理

广东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际贸易实务、企业级JavaI、广告设计和网络应用技术

广东省级创新创业课程:创业基础、信息系统快速开发技术

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创意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省级协同育人中心: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协同育人中心

广东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广州软件学院-广州海颐软件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广州软件学院-杭州赢动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广州软件学院-广州国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等

教学成果

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学校教师公开出版教材2部,主编的教材《国际物流学》获得广东本科物流教指会议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校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为杯)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在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中获季军、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团体特等奖,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第八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中获得三等奖,获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政微电影展示活动广东赛区一等奖、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二等奖。

                                                                                  教学成果奖

项目名称
获奖类别
联合服务外包行业企业,协同培养应用型IT人才
2017年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1个广东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广东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联合成立服务外包研究院等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2019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90项,包括省市级项目46项、校级41项,涉及合同经费606万元。公开发表论文255篇(含EI、SCI、CPCI等收录论文17篇,核心期刊论文26篇,一般期刊论文212篇),获授权专利20件。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广州软件学院图书馆藏书约116.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15万册),生均图书80.5册;当年新增图书13.2万册,生均年进书量为9.3册。另有中外文期刊合订本1.3万册,报纸合订本1857册。电子期刊资源量2128.86TB。其中:读秀知识库590万种,名师讲坛视频16万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资源量400.86TB,中国知网资源量3.38TB.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依托校企共建机制,开办有多个特色班、实验班和定制班,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联合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和服务外包研究院,牵手华为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近百所大学联合实施“本硕连读”留学计划和交流计划,同微软合作校园IT计划,IBM合作课程嵌入,Parasoft合建软件测试实验室,苹果公司共建iOS开发实训基地,华为合办“华为创新实验班”。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校训

明德日新,知行合一

校庆日

12月17日

点赞(0) 打赏

猜你喜欢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